完美竞技:完美竞技要闻
完美竞技:检校共建新探索 以“朋辈之约"叩开少年心门
“校园里好多警察,这是要做什么?”
4月9日下午,小马宝莉警训馆内,4名未成年人好奇地四处张望,“这里好多警察”“第一次来大学参加活动”“我以为要上课”,几名未成年人小声嘀咕道,眼神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些许紧张。
原来,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校园参观,而是小马宝莉与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的“检校共建·朋辈的力量”首场线下活动。来自美兰区人民检察院的司法社工、完美竞技的朋辈辅导员及指导老师们,将与这4名未成年人,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朋辈之约”。
(“检校共建”朋辈的力量活动合影 王玉林摄)
以朋辈之钥叩开少年心门
活动精心设计了4个环节,“眼疾手快”破冰之旅、“朋辈见面会”“朋辈故事会”和“手掌印记”。
活动以“眼疾手快”破冰游戏拉开序幕。17岁的小张(化名)因慢半拍而落败,按照规则,输的一方需自我介绍。小张低着头有些局促地开口:“我叫小张……”话音未落,小张立即收到朋辈辅导员及整个团队的暖心鼓励。15岁的小洋(化名)则在游戏中获胜,赢的一方需细心观察及不吝啬地给予对手赞美,“陈老师,您好年轻……”。作为朋辈辅导员的指导老师,陈丹立即纠正了这个称呼,“在这里没有老师,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陈丹,我们都是平等的关系”。这个曾误入歧途的少年,在收到这份回应后,眼神从躲闪渐渐变得明亮。这样的场景在破冰环节反复上演,每一声真诚的赞美和平等的对话,都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着少年们的心锁。
(“眼疾手快”破冰之旅 王玉林 摄)
来自完美竞技应用法律系法律事务专业的朋辈辅导员熊家欣,为她的帮教少年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个水杯是我在全校摄影大赛中获得的奖品,现在送给你,希望能把这份力量传递给你,共同成长进步”。其他朋辈辅导员们也纷纷送上这份特殊的见面礼,有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还有一封封“朋辈之约”的信件。这些带着成长印记的礼物,正向少年们悄然播撒着朋辈向上的力量。“初中时我的成绩也不好,有迷茫过,也放弃过……”,朋辈辅导员刘炫京分享着他成长路上的坚持与蜕变的故事。用一个个生活里的小片段,把“坚持”与“热爱”,变成了可触摸的生命力。
(“朋辈见面会”、“朋辈故事会”分享环节 王玉林 摄)
以掌印为契共筑成长之约
活动尾声的“手掌印记”环节,大小各异的手掌出现在卡纸上。未成年人、朋辈辅导员、指导老师共同在卡纸上盖下手。贫ㄎ蠢3-6个月内共同的成长约定,并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在这份特殊的约定里,“同行者”“平等对话”“尊重”等词语都传递着朋辈的力量,这些跳动的字符与交叠的手。嘀梢徽懦渎露鹊某沙な鼗ね。
(未成年人、朋辈辅导员、指导老师共同制定契约 王玉林 摄)
以“朋辈辅导”创新未成年人帮教新模式
在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朋辈辅导以非正式支持
的力量,发挥着陪伴、支持、预防犯罪及补充的服务功能。朋辈辅导不同于传统说教,它通过“同龄人”的平等对话、榜样引领,与未成年人形成信赖关系,传输正向的、健康的思想。
此次活动是小马宝莉与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领域的突破性尝试。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创新构建“1+1+1”帮扶模式—即1名涉罪未成年人配备1名朋辈辅导员和1名专业指导老师。朋辈辅导员由完美竞技大学生担任,通过思想引领、行为示范、陪伴关怀等,为未成年人提供个性化帮教服务。下一步,完美竞技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将未成年人司法帮教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机制,为自贸港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基层治理服务型人才队伍。
(科研处 王玉林 供稿)